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内容详情

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部分。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时最多,占有重要地位。开设研究性学习,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制订本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自选课题、自由组合、自主研究、自写总结,因而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协作性、开放性、跨学科性、社会性、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再以教室为中心,从而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得以发展。
2
.目的和意义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促进每个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创意及成果,发展合作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技能。

5)促进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推进以加强德育为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3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具体表现在: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完成。

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与以往课程相比,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考核评价以及师生关系上都有其特点。

4.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研究课题内容难易、时间长短、组织形式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有三个不同的课程模式:专题研究型、小课题研究型和主题综合型。
   
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要求
1
.注意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能力。
2)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来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4)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发展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
2
、正确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性质
1)问题性——呈现一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专题或课题)。
2)开放性——时间安排、主题确定、研究视角、方法运用、结果表达,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
3)综合性——围绕专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
4)社会性——关注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实践性——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3
.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
不同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具有不同的教学环节。
1)专题研究型。专题研究型是指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所用课时数较少,一个教学班研究同一课题内容的课程模式。属于研究性学习的初级层次。
这种模式的教学环节包括:
①选择学生感兴趣、结合师生实际、便于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题;
②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③以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为主的课题小结、评价。
2)小课题研究型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研究课题整理归纳的基础上,确定几个课题,在一个教学班或一个年级内的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的课程模式。
这类模式的教学环节有:
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
②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的筛选、课题确定、成立课题组;
③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
④课题小结与探究成果展示; 
3)主题综合型
   
主题综合型,是指每学期全年级设立统一的范围宽广的主题,通过对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自选小课题的筛选,分设若干各子课题,以小课题组为单位的自主、开放式的探究过程。
主题综合型课题的探究过程包括:
①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与动员;
②个人选择题目、拟订计划、方案;
③班主任初审、合并相近题目,公布经年级筛选、综合的课题名称;
④学生自由组成小课题组,在小课题组长的领导下共同设计调查方案;
⑤开题报告、方案评审;
⑥小组实施、教师监控、参与、指导;
⑦撰写研究报告,小组、个人总结;
⑧班级展示、同学评议、自评;
⑨答辩会、年级报告会,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的交流;
⑩教师评定成级,年级总结,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论采用那种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都要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一是预期性,即通过学习学会处理预期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二是主动性,即让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主动接近和参与精神得到体现。都要做到: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获得感悟、体验,重在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
4
、采取恰当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测量、记载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2)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和扩展。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通过仪器或借助物质手段对事物进行观察、记录有关现象和数据,并对现象、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①制定研究目的,提出有关假设(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或观察现象后提出)。②制定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记录有关现象、数据;③分析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3)文献法:采用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有关资料,如事例、数据、图表、照片等。

4)调查法:①类型:有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②形式: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

注意:收集资料和开展调查只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应在收集资料和开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突破的重点并开展研究。

5、课程安排

①七至八年级开设,九年级毕业班视情况参加,以班为单位开展,年段各学科科任教师为指导教师。不另行安排专任辅导教师。
   
②课时安排:各学科备课组自行安排研究性学习时间,每学期一个备课组至少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每学期期末总复习前完成各项研究材料汇总上缴。
6
、组织方式
   
七年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由学生推选小组组长,确定指导教师开展研究。
   
八年级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活动,采用“开放式长作业”的形式,一般一学期完成一个专题。
7
、课程实施流程图
   
宣传、发动——掌握研究方法——提出问题(专题、课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和进度表——开题报告会——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调查研究——交流——小组汇报——第一学期末交流——第二学期期中成果汇总——评价——期末交流成果报告会 (教师做好全程调控指导工作)
8
、研究结果的表现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次活动设计的方案。一般每学期期末复习前完成各种材料汇总上缴。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
、评价的过程
   
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以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和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
、评价的方法
   
期末采取指导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3、指导老师职责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每位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接受学生的要求,担任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老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的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总是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4、设备及奖励
1)、校内设施设备使用
   
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各科实验室等,根据需要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班级开放。若有特殊要求,指导教师可事先提出,再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奖励
   
每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纳入绩效考核。

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包括:

  长:张上建

副组长:吴伟明 

  员:黄凌冰  傅志平  蒋文辉  陈真珠  

2、成立“研究性学习”学科指导组

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研究性学习”学科指导组,具体组织实施,成员包括:

  长:傅志平

副组长:各教研组长

  员:各班主任、学科备课组长、学科指导教师。

                                        明新中学教务处、教研室

20162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 闽ICP备14018557号-1

学校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江南大街686号 电话:0595-22452850 224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