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好书
学做智慧父母
家庭教育读书分享会
人间四月天 读书好时节
携一份热情,启一场书香之约! 4 月 17 日晚,为深化家校合作,引领家长与孩子共赴阅读之境,我校“共读一本好书 学做智慧父母”第二期《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书分享活动在二号楼四楼阅览室开启。出席本次读书会活动的领导有刘友生副校长,政教处主任陈真珠,我校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吴振建。活动由初一二班承办,班主任陈思意老师主持,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家庭教育的智慧与温度。
本期阅读内容:PART2 培养优秀孩子的技巧
第五章“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情商培养的技巧”
第六章“从感官训练入手——智商培养的技巧”
会场布置 营造气氛
领导致辞 共许期望
活动开始前,刘友生副校长强调了此次读书会的意义,并期许各位读书会成员能借此平台,以书为友,以学为伴,在阅读中沉淀智慧,在实践中传递温暖,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同行者”,成为真正的智慧父母。
专家指导 引领方向
针对此次阅读内容的重点,指导老师吴振建老师跟成员们分享了“家庭EQ的8个要诀”,并强调在亲子关系中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十分重要,只有先处理对方的情绪,才能有效地处理对方的事情。
领读启智 同频前行
活动开始先由读书会成员叶小芳女士领读:“只有完全能够照顾自己人生的才是优良的孩子,而这份优良的基础就是本次阅读内容中所提到的‘孩子必备的十五项能力’。”
分享交流 智慧同行
01
廖俊丞妈妈
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要倾听,给他倒苦水的时间,让他把自己的情绪:愤怒的,开心的,迷茫的,困惑的!用语言去表达出来,哪怕是无厘头的,哪怕没有经过语言组织的,让他倾泻出来,做孩子情绪的垃圾桶,成为孩子可以信任的人。在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解孩子的感受,避免责备,而是用简单的语言表示理解和共情,鼓励积极的解决问题,在孩子情绪平复后,引导他们思考解决方案并给予正面反馈和实践机会。
02
黎奕诚爸爸
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学习态度一样重要。孩子只有拥有独立的自理能力才会获得自尊,自立,自信。你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因此必须培养孩子在没有家长的任何干预之下,能够独立地做出一顿饭菜,吃完之后,然后收拾好餐桌;比如自己独立收拾内务,或者在父母外出,懂得招待突然来访的客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建立内在的自我生存价值。
03
虞海玲妈妈
当孩子说,学习感觉到累,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不够认真,这种思维是不是错了?我个人认为学习肯定累,父母承认孩子学习累没有错,而且必须承认。不然,父母对客观事实都口是心非,孩子要么不信父母要么慢慢叛离。认同孩子,并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再用大人经验和教训去引导孩子去面对这种累、理解这种累,让孩子愿意承受这种累、敢受这种累、战胜这种累。只有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们,他们才愿意真正听得进去大人的建议和意见,才会采纳,才会做得更好。
04
傅俊洋妈妈
其实现在有一部分家长觉得父母心就是为了孩子,其实做的一切也真是为了孩子,就以为孩子就会理解和感恩。但结果真不是。对孩子的严,不是凡事必严或否定事实让孩子严缄其口。应该做到不打压孩子、不拿捏孩子。在场合和氛围,情绪允许的情况下再给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理解学习的累跟其他或以后的遇到累,让孩子理解学习的累跟其他或以后遇到的累,让孩子感到理解,让孩子看到希望,让孩子得到鼓励,才能让孩子努力拼搏。
05
陈军昊妈妈
现在很多孩子,不缺吃穿玩乐,却缺没有人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无拘无束的诉说。而且仅仅只是诉说。现在孩子说是衣食无忧,唯独缺了他们原本应该有的童趣,以前的父母在忙至少天黑之后的时候属于孩子的,现在属于电子产品的更多,以前的孩子放学、周末,陪伴他们是,乡野稻田,山间小路,三两好友,下河摸鱼捉蛙,上山打野,各种娱乐的小游戏,嬉戏打闹等等无一不是情绪的缓冲。反观如今,三点一线,学校,家里,补习班!各种试卷!无异于让幼苗负重奔跑,不是每粒种子都要成为参天大树,小草也有享受阳光的权利。我们应该尽量多给孩子们一些理解,包容,信任!
读书会成员·阅读记录分享
线上感言
活动现场家长们全情投入,时而执笔记录要点,时而积极参与互动,时而翻阅书籍回顾内容,更有不少家长在活动结束后主动分享自身家庭教育经验。
合影留念 圆满收官
一本书,可能无法解决所有育儿难题,但它能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焦虑时获得力量。
此次《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书分享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家校携手的纽带将更加紧密,家长们也能将所学所悟融入日常,真正 “看见” 孩子,让温暖的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未来,我校也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家校共育、书香家庭的建设不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