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指示,促进“双减”政策落地,深入学习和践行新课标理念,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2022年10月13日上午,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组织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暨“鲤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陈进火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政学科教研员出庆阳老师、“鲤城区初中道德与法治陈进火名师工作室”陈进火老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鲤城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体教师、明新华侨中学张益煊副校长共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展风采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明新华侨中学傅志英老师与泉州实验中学鲤城附属学校曾艳红老师共同执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
志英老师教学设计新颖。以“信”贯穿首尾,以一封“特殊”家信导入新课,又以一封“劝说”信收尾。傅老师以写“特殊”家信的主人公陈峰同学设置教学情景:对比陈峰两次殴打同学的行为,让学生更好理解“犯罪”的含义与特征;设置帮陈峰同学解答“年龄小犯了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错误观点情景,巧妙利用微课视频学习《刑法》第十七条关于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展示陈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成长轨迹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如何预防犯罪。最后,让学生以整齐划一、充满激情的铿锵宣誓感受法律的力量。
整堂课知识环节过渡设置流畅、知识逻辑清楚、重难点突出,教学案例材料选择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能根据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教师授课过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
曾艳红老师带来的是一堂青春洋溢的道德与法治课。曾老师以复习导入将旧知与新学巧妙结合,引出话题,用一起“未成年人欺凌案件”贯穿整堂课,一案到底,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个社会案件给未成年人的启示。课中,曾老师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刑责年龄是否冲突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的激烈讨论,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气氛热烈,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最后,曾老师用罗翔老师的视频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做一名德法兼备的中学生。虽然与明新华侨中学的学生初次见面,曾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景让同学们意犹未尽;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巧妙的情景设置也让在场听课的老师赞叹不已。
研讨交流促成长
在评课议课会上,两位老师首先介绍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意图。接着,与会的学科教研员出庆阳老师、名师工作室陈进火老师和各校教师代表纷纷各抒已见,踊跃发言,对两节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对教材内容和学情状况的不同理解,有效借鉴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选用了不同的教学素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异曲同工地达成了相同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版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彰显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是两节对新形势下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提质增效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公开课。大家还就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生成性资源有效捕捉、规范教师课堂语言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结束语
教研永不止步,方有教育的阔步前行。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探讨教学的方法,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探索教育教学的路上,教师们将继续上下求索,怀揣对教育的热情,不忘育人初心,牢记铸魂使命,乐教善研,笃行不怠,为学科教学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